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回答者对微信群的看法进行了调查。58.9%的受访者添加了10-30个微信群,访问量最大的是工作组;87.4%的受访者认为微信群垃圾邮件多,生活受到干扰。74.6%的受访者会将微信群调整为消息勿扰模式。
换句话说,近90%的微信用户认为微信社群的价值太低,70%的用户选择“忽略”社群
“群里没人说话,很不活跃”“群里垃圾信息太多,转来转去公布群里很烦”“群里全是广告”.回答者对社群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上问题!
1
为什么你的社群活动越来越少?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被困在家里,只能通过互联网与外界沟通,所以微信社群变得活跃起来。成年人在社群通过微信购物、买菜、拜年,而孩子在社群学习、上课,在社群卖商品也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的生命线,私域浪潮再次见顶。
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99%的社群人会在一个月内默默死去?我们可以举出一百种社群死亡方法。有一个统计数字我们必须注意。每天有250万个新微信群诞生在微信上,一个微信群平均死亡时间为36天。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已经被拖进了许多社群,包括那些卖课程、蔬菜、会议门票、衣服、食物和饮料,以及互相帮助割刀的人.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在死去的社群,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只有发红包加点油刺激一下,社群才会主动,甚至有人一句话不说就抢了红包。平时几乎没人互动,慢慢“打嗝”。
除了“群居动物”要面对的微信007——工作组外,社群的不作为已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你的社群活动越来越少?
用户熟悉或掌握社群,操作的套路,缺乏新鲜感。另外,人们的分享乐趣越来越低,不再关注别人的生活,甚至找不到共同话题。少了闲聊,没有问候。有话聊,没什么联系。
随着微信业务大军的崛起和社交电商平台的进入,广告门槛越来越低,社群缺乏管理,群发广告垃圾邮件过多,让人对微信群发感到厌恶。
业务群定位不明确,价值产出不可持续。事实上,归根结底,除了与社群,保持私人关系之外,每个人加入社群,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社交,二是获取利益价值。很多人倾向于将两种操作混为一谈,模糊定位,在社交群体中做广告,久而久之成为“僵尸”群体。在购物群这样的商业群体中,每个人进入群体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优惠和价值。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和不可持续的价值输出是这些群体死亡的最大原因。当然不是说不活跃的群体会死,广告群体会死,聊天群体不会变。与其说是社群的活动越来越少,不如说是社群的运作越来越难。不如说社群已经进入商业化2.0时代,社群运营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职业,运营也越来越专业。
2
如何提高社群工业的活力
如今,商业社群的发展大多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分配福利的商业广告集团。这种广告群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佛教运营,比如瑞幸,的社群,一个私域的运营不活跃,大家沉默的时候都是沉默的。团主的日常操作是定期发放优惠券和抢券,还有类似的活动如周黑鸭、茶会等。另一类是服务型的社群,如疫情下转型线上的社群,大部分零售企业,以及经营者多为导购、更注重服务带来的转型的微信群,
第二,是行业圈群体,需要群体主谨慎操作,提高活动转化率。就像社群,卖票的影迷和一些活跃的微信群汉服圈一样,年销售额可能会吓到我们。根据《这就是“95后”的国潮地盘》报告,2020年汉服年销售额将超过20亿人民币。除了电子商务平台,基于信任关系的微信社群是其最好的交易沃土。
无论是工业社群还是商业社群,最重要的是明确社群的定位,然后对症下药,让社群能够长久生存下去。
本文以最近在成立的社交电商媒体读者群为例,在不断学习尝试运营社群,的过程中,就如何提升行业的社群活动总结了以下几点。
在垂直领域提供行业价值。比如我们每天给读者提供电商行业的早报,这只是维护读者的一种方式;此外,基于社群,我们鼓励每个人积极发言,回答彼此的行业疑问,并将自己的名片换成行业名称。
专注行业目标,明确个人责任。小伙伴抛出问题,管理员要确定2-3个业内人士来回答。因为你经常拥有所有人,就意味着没有人。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身处险境时,明确呼救比直接叫“救命”更容易获救,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从长远来看,我们不仅要建立微信群互信,还要改造客户对接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跃的客户成为社群,的科威特石油公司,这激发了每个人的热情,使社群变得活跃。
激励政策发放福利,奖励KOC。对于发言积极的朋友,计划在方雨举行的每次行业大会上抽点名额,免费送票;方雨出版新书后,他还将免费送出一些地方,以改善每个人的活动。
严格维护社群,的环境,乱打广告的人会被赶出去,永远不允许进入团体。
强IP "坐镇"。当然,我们的读者群长期不活跃,只是定期活跃。毕竟,即使一个男人/女朋友在一起聊天三个月,也是无聊的,更不用说一个陌生的社群了。因此,要维持社群,的长期生存,强IP的祝福是必不可少的。社交电商媒体和落地俱乐部创始人、资深自媒体人方雨,是读者的IP。熟悉方雨,的都知道方雨,看中方雨的资源和产业价值。为了完善读者的整体基础设施,后期读者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增加入团门槛,完善整个激励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福利和行业价值。
行业共同体的运营和维护是非常困难和费力的,因为大多数人没有社会利益,只有交易利益。行业微信群围绕价值、熟悉、信任三个关键词,不断改善整个社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选择KOC,增加IP,逐步建立门槛和激励制度,提供内容价值。没有这些,社区迟早会降温。
3
商业社区是如何流失、分裂、蔓延的?
其实纯商业社区,主要运营群体是微信业务、电商平台、零售企业、团购企业。这种社区不需要提供很多话题来提高其活动。只需要长期输出价值,做好工作,建立信任,给客户提供优惠券,团体福利,穗福利。目的只有一个,卖货;客户能长期停留,是因为有利,可取。
早在2019年,京东就已经通过了“超新星工程”项目,在双11面前拆分了9万多个社区,其中71%的用户来自非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创造了超过60亿的营业额;
品多多通过微信和社区的“割刀”,短短四年就成长为三大电商平台。今年,品多多大力发展了多买蔬菜、内部采购商品项目,进入了私人领域电子商务。
疫情期间,有无数企业通过社区营销自救,如曼天雨, 茵曼九牧王的服装企业,一些团购平台利用社区实现每月过亿
社区营销潜力巨大。当然,这类小区运营商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引流、分流、提高转化率。
怎么引流?早期最划算的排水方式是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做起,建小区。当然,使用行业贴吧、微博、知乎、论坛等微信群引流方式,现在有点老套,可以用。现在最快的方式是通过裂变或颤音、Aauto speaker、小红书等方式导出内容并进行直播。
裂变怎么做?裂变首先要抛出足够吸引人的诱饵,微信业务早期使用的套路还是实用的。比如让粉丝邀请好友(4-8人之间)添加你的个人号或者进入社区,免费发送高仿口红、包包、小尤克里里等带有强烈诱饵的产品。成本低,有时候邮费盖成本,引流裂变特别快。
再比如,在社区中,比市场价低三倍以上的9.9元的流量产品,只能由新用户收藏,每次邀请一个人,就可以多获得一次收藏机会,钱也可以分。这叫分布裂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都要用文案和传播材料设计好,才能像病毒一样传播。
如何提高转化率?其实传统电商平台的营销方式,稍加大脑改造,使用微信工具,就可以在社区中再次使用。比如双十一每个平台200减30的营销手法,不仅能提高转化率,还能带动高价商品的转化。由于篇幅有限,一些社交穗和定期抢购的微信群营销方式就不详细讨论了,有空可以来方雨917大会学习。
为什么总是强调社区的长期价值输出,因为一旦裂变活动结束,很多社区经营不好,没有有吸引力的微信群价值输出,无法留住客户,就成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广告群,引起用户的反感,被当成了酷哥,成了“死群”。在建立社区的前期,要做一些规划,不断强调社区规则。如果大家随意打广告,那就乱成一团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被分割成小社区。如果产品得不到社区粉丝的支持,很难调动传播潜力。未来,没有社区,没有商业,没有专业的找客户运营,实现社区会更加困难。